“有妄即非真有”。凡是有這樣的狂妄、妄想的話,他所看到的、所認知的這些東西都不是真實的,都不是真正存在的,都是假的?!澳钅钊粜小?,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每一個念頭都是修般若行,這樣的話,“是名真..
慈誠羅珠堪布慧燈之光系列 cichengluozhu2015
104篇 閱讀量44632
糟糕的惡性循環
編者按如何提升生活的品質,擁有好的狀態呢?大家可以參考一下:1、定期扔東西!東西少而精。家里亂七八糟一大堆的,別和我提啥生活品質了。該丟就丟,生活用品不要有重復的。一年不用的閑置及時清理。不..
出生無法選擇,人生可以
空虛感與日俱增不能抵御心靈上的惶恐01Love多數人就選擇忘記沒有修學佛法的人,年輕時還不太在意,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由于心中沒有依處而產生的空虛感便與日俱增。身強力壯時為了防老去拼命掙錢,面對老病..
有智慧就可以到達彼岸
那什么樣的情況下有生滅?什么樣的情況下沒有生滅呢?“著境生滅起”,著就是執著;境就是外境、外面的這個世界。我們對外面的任何一個東西有執著,認為它是真實存在的、實有的,這種念頭就叫作著境。如果..
【八關齋戒小提示】明天是藏歷十一月十五
上師教言大小乘的四禪八定,可以修到鼻孔沒有呼吸,還可以修到很長時間心里都沒有念頭,坐著非常舒服。但是,這樣的修行也與解脫沒有任何關系。解脫是指用智慧去拔除輪回的根,這才叫解脫。當所有的“有”..
供養三千大千世界
三十七堆曼荼羅Part.1開始供修的時候,就一邊觀想三千大千世界,一邊念誦供養儀軌:念誦的同時,還要用右手涂抹牛凈物及香水。所謂牛凈物,是指用黃牛的糞、尿、酥油、酪和乳等五種產出品做成的一種凈品。..
般若無形相
“亦無方圓大小”,它沒有形狀。不是方形、圓形,不是大、不是小,這些都不是?!耙酂o青黃赤白”,它也沒有顏色。它不是青、不是黃,它不是紅,又不是白?!耙酂o上下長短”,上下、長短它都不是。然后“亦..
般若的分類
PRAJNA般若的分類般若的分類般若波羅蜜多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作為內證的智慧般若波羅蜜多,也成為實相般若;第二種,則是文字般若波羅蜜多。實相般若的本質,是修持顯宗、密宗最后所證悟的境界與智慧..
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比如說不開心或者特別開心這樣的念頭、情緒,每一個念頭冒出來的時候,我們根本就不知道它的本質,然后就跟著它走,它就左右我們的情緒,最后我們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
讓心中永遠有一片陽光
生活猶如萬花筒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相依相隨-01LoveForBei【編者按】善待自己每個人都希望幸??鞓返鼗钪?,然而現實總是不如人意。我們不能左右幸福;因為痛苦和煩惱總是不期而至。我們無法選擇逃避;但我們..
【八關齋戒小提示】明天是藏歷十一月初十
八關齋戒2020.1.5吉祥日“明天星期日公歷2020年1月5日藏歷十一月初十蓮師薈供日千劫佛節日作何善惡成十萬倍增長又到了守八關齋戒的日子要好好守戒哦!上師教言大圓滿中既包含了無相圓滿次第,也含攝了生起..
年底的飯局
HappyHappy編者按飯局這一詞匯起源于宋代,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將“飯”與下棋術語“局”組合起來,是宋代文人對漢語及中國文化的一大貢獻。自古以來,飯桌這個方寸之地,是中國人重要的社交場景之一,..
什么是般若?
接下來我們再看?!澳υX般若波羅蜜多”中“摩訶”這兩個字前面已經講過了,現在看“般若”?!昂蚊闳??般若是智慧”,般若就是智慧。智慧它的定義是什么?很多時候也分不太清楚。像《俱舍論》《阿毗達磨..
想證悟的人一定要知道這些知識
另外一個證悟的方法昨天也講過了。六祖惠能大師在弘忍大師之處待了八個月,在這期間,嚴格來講還沒真正地開悟。六祖惠能大師上一世是一個開悟的人,這一生當中,因為他還沒有一位上師來給他指點,所以沒有..
幸福,你要的幸福,在不遠處了嗎?
你要的幸福,在不遠處了嗎?●編者按●今天是2019的最后一天?;仡欉@一年,有沒有努力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呢?如果你還在奮斗的路上,那么,你對2020年又有怎樣的期許呢?幸福,你要的幸福,在不遠處了嗎?..
往生極樂世界的四個條件
今天,你好2019/12/29凈土宗最關鍵的一部經典,就是《佛說阿彌陀經》。經里講:如要往生極樂世界,就必須遠離兩個違緣,并具備四個條件。遠離兩個違緣:第一要遠離造五無間罪;第二要遠離舍法罪。阿彌陀佛..
我們也可以在下一世獲得像惠能大師一樣的根基么?
六祖惠能大師他沒有修四加行,也沒有修五加行,他一下子就開悟了。那我們怎么看這個問題呢?實際上六祖惠能大師表面上看沒有修四加行、五加行,但是四加行和五加行的內容他都有了。因為他去找五祖弘忍大師..
開悟就是我們真正地了解了自己的本性
這一生當中,如果我們沒有念很多很多的咒,沒有磕很多很多的頭也沒有關系。這一生當中,如果我們對佛教的這些知識不是很了解、很精通的話也沒問題,只要佛學的知識自己夠用就差不多了,因為佛教的知識太多..
修行中的四個階段性目標
我們現在講今天晚上的課,首先我們要發菩提心。今天在座的人,第一,大家都是佛教徒,第二,大家也是大乘佛教的佛教徒,那這樣的話,我們需要發菩提心。我們平時也講了非常非常多關于發菩提心,但是還要提..
證悟為什么需要積累資糧?
問:頂禮上師,既然“我”不存在,那么所謂的“他”也不存在,我們在修自他交換的時候,說大乘佛法的核心就是利他,又怎么會利益眾生呢?那么我和他是什么關系,是能量共同磁場嗎?還是共業?上師: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