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佛法的目的,不是為了讓我們不老,不死,不窮,不生病,發財等,而是讓我們更加慈悲,更有智慧,更能利益眾生,能證悟究竟的解脫成佛。..
達瓦扎西堪布
15篇 閱讀量4793
因果業力
學佛以后,懂得了因果業力,知道到了十不善業,才知道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行為,都在不知不覺當中造作了很多惡業。千萬不要誤認為不信佛,做壞事就可以不承擔后果。其實,做錯了不怕,只要能發自內..
無常
死亡并不可怕,不愿正視而逃避,當無常突然降臨,感受無邊的恐懼與無助,才可怕。經常思維和體會無常,日積月累的盡力修行,內在的勇氣和智慧不斷增長,面對無常,就不會活得患得患失。..
薩迦初祖紀念日
2019.11.11日,即藏歷9月14日,至尊薩欽貢嘎寧播的圓寂紀念日,亦是薩欽的父親昆貢覺嘉布及巴日譯師、貢布索南卻丹之三位祖師的圓寂紀念日,以及現在在世的祿頂堪欽仁波切的生日,被稱為“五殊勝日”。薩..
2019年吉祥薩迦康松藏寺瑪哈嘎拉冬季大法會
康松藏寺夏季風景康松藏寺的冬季二臂瑪哈嘎拉頂禮上師三寶三根本索南巴鄧堪布甲央次春堪布甲瑪師傅瑜伽士讓德師傅2019年10月30日(藏歷九月三日)——10月6日(藏歷九月十日)吉祥薩迦康松藏寺在索南巴鄧堪..
學佛以后
學佛以后,懂得了因果業力,知道到了十不善業,才知道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行為,都在不知不覺當中造作了很多惡業。千萬不要誤認為不信佛,做壞事就可以不承擔后果。其實,做錯了不怕,只要能發自內..
死亡并不可怕
死亡并不可怕,不愿正視而逃避,當無常突然降臨,感受無邊的恐懼與無助,才可怕。經常思維和體會無常,日積月累的盡力修行,內在的勇氣和智慧不斷增長,面對無常,就不會活得患得患失。..
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
所有的生命都希望被愛護,不受傷害。佛教提倡生命之間彼此尊重,不去傷害是保護自他最好的方法。這樣既能夠讓對方延續生命,也能讓自己的生命獲益無窮。..
因果報應
因果報應當一個人殺生、偷盜的行為完成以后,在他的阿賴耶識上就會留下這個行為的種子。這顆種子什么時候發芽是不定的。經書中常用糧食的比喻來說明報應的早晚。糧食蔬菜品種繁多,它們成熟的早晚也不相同..
宿命敵不過因果
宿命敵不過因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吹?,有些病人被醫生或有神通的人判定只能活一個月到兩三個月,結果病人通過行善,如放生或修長壽法,在兩三個月后,依然活著并且活得很好,當醫生再檢查時,發現病灶消..
眾生煩惱無邊,佛陀教法無量
眾生煩惱無邊,佛陀教法無量眾生有多少煩惱,佛教就是多少對治的方法。無量法門,相容貫通,目的只為根除讓眾生不斷輪回的無明我執。斷除所有煩惱的前提是皈依三寶,否則得不到戒體,更不可能修行成就。..
佛陀為世人,
佛陀為世人,物質有限,欲望無限。再富裕的物質,亦無法安頓苦難的心靈,更無法解決生老病死。放棄世人仰慕的一切,經歷六年苦行,最終在菩提迦耶的金剛座,證悟究竟智慧成佛,佛陀為世人,揭示了輪回的真..
善妙的佛法
善妙的佛法可以說,世俗教育很多時候是在教貪婪、嗔恨和嫉妒,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思維。想在道德缺失的社會環境中培養出高尚的品德和正確的世界觀,是非常難的。而善妙的佛法,教育我們學會反省,懂得..
佛陀說: 他什么都沒有得到。
他什么都沒有得到。有人問佛陀:通過修行你得到了什么?佛陀說:什么都沒有得到。那人說:那你還修行什么?佛陀微笑著說:我可以告訴你我失去了什么,我失去了憤怒、悲觀、憂慮和沮喪,失去了焦慮不安、失..
“紅包”大師為何總能騙到你?
宗薩仁波切可以說我們絕大多數人,自稱為佛教徒,其實心都“沒有準備好”。最好的結果,我們是個虔誠的佛教愛好者就已經很不錯了。我們幻想自己是走向解脫的一個虔誠的佛教徒,虔誠地供養上師,虔誠地供養..